通知公告

科研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申报2016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专项资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通知 科研〔2015〕62号
作者:佚名     发布:2015-08-14     点击量:

 

各有关单位:

    按照《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2016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专项资金(省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省基金”)申报工作已经开始。为使申报工作顺利进行,现将我校相关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申报项目类别及限额

本次省基金项目申报中,我校可申报的项目类别包括研究团队项目、杰出青年项目、重点项目、自由申请项目、博士科研启动项目、重大基础研究培育项目。其中重点项目自由申请项目、研究团队项目、重大基础研究培育项目为学校限项申报,杰出青年项目与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申报不限项。我校相关项目申报限额情况具体如下:

1.重点项目限额3项(其中省重点实验室1项)研究团队限额5项(其中省重点实验室1项)重大基础研究培育限额4项(其中省重点实验室1项),此三类项目,学校教师可根据申报要求自由申报,如全校申报项目数超出学校申报限额,由校学术委员会评议后择优推荐。

2.自由申请限额47项,学校根据基数、2015省基金立项情况、学科平台建设情况
等将限额分解至各相关院系,由相关院系根据限额组织申报推荐,各院系请于8月29日前向科研处提交推荐文件(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

3.杰出青年项目与博士科研启动项目申报不限项,申请人可根据申报要求申请。

    二、申报时间安排

    1.申报人网上填报材料:812日— 92日。请各申请人在此期间登录“广东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申报系统(网址http://pro.gdstc.gov.cn/)严格按要求填写申报材料,但暂不进行网上提交,待完成下面第3个步骤,即上传完毕签章页后方可正式提交。系统登陆账号事宜请参照本通知“三、网上申报注意事项”第一部分进行。

2.申报人提交纸质材料草稿9217点前研究团队、重点项目、重大基础研究培育项目请提交申请书草稿3份,其它类别提交申请书草稿1份及2份签章页。材料请务必于当日下午17:00前交至校科研处办公室(行政楼B404室)。

    有合作单位的申请人,请先由合作单位签字、盖章齐全后,再交至科研处。学校盖章后,各申报项目不得再修改成员和参与单位信息,否则由申报项目负责人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

    3.校科研处审核用印、申报人上传签章页并网上提交:98日24点前。校科研处审核纸质材料后,统一向学校申请对申报书的签章页用印。用印完毕后,各项目申报人取回签章页,将签章页扫描上传,根据修改意见修改,并在系统中正式提交申请书。同时,校学术委员会将对申报数超过申报限额的项目类别进行评议。

    4.学校审查:99日—9月11日。学校根据各项目申报情况及学术委员会评议结果进行全面审查,向省基金委正式提交申报项目材料。

    5.省基金委网上形式审查:9月14日—9月25日。省基金办将对网上申报书进行集中一次性网上审核,申报书网上审核合格的状态为“请交纸质材料至窗口受理”,审核不通过的申报书状态为“基金办审核不通过”,即为形式审查不合格,将说明原因并予退回,不予重新修改提交(形式审查常见主要问题参考附件3)。

    6.申请人提交正式纸质申报材料至科研处:9月30。当申报书通过省基金办审查,且工作状态为“请交纸质材料至窗口受理”时,请各申报人通过直接下载该申报书PDF文件,并进行打印(注该申报书首页有顺序号与条形码,每页有水印号,已签章的草稿水印样的签章页替换至申请书中装订)。打印后报送项目申报书书面材料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一式二份(A4纸)至校科研处。学校将申报材料收集完毕后统一报送至省基金委。

    请各院系及申报人务必根据上述时间安排及要求按时做好各环节的申报工作。

 、网上申报注意事项

    (一)关于申报系统的登录账号。对于在2013年及之前有省计划项目原业务系统账号密码的申报人,直接使用该账号密码登录“广东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申报项目。没有账号的申报教师,请将“暂定项目名称、类别、姓名、邮箱、手机号码、院系”于8月20日前发至kyc1299@126.com,由学校科研处统一添加申报账号。账号添加完毕后,系统将向该申报人的邮箱发送通知邮件。申报人登录该邮箱,并通过邮件附加链接激活自己账号,填写申报人证件号码与登录密码并成功提交后即可激活申报人账号。激活账号后,申报人以邮箱和设置的密码登录系统,登录后请务必马上完善个人信息,凡是“*”为必填内容,申报人完善个人信息并点击提交成功后即可以进行项目申请。

  ()2016年省基金项目通过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平台和“广东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申报系统(网址http://pro.gdstc.gov.cn/)网上申报,申请人需按照“省基金项目网上申报操作指引”和“省基金项目申报书“经费申请表(经费预算)”科目填写指引”(附件1与附件2)进行申报。

  ()申报截止日后10个工作日内对网上申报书进行集中一次性网上形式审查(其中研究团队、重大基础研究培育、杰出青年和重点项目实行全面审查,对自由申请、博士科研启动和粤东西北创新人才联合培养项目等实行抽样审查),申报书网上形式审查合格的状态为“请交纸质材料至窗口受理”。网上形式审查不通过的申报书状态为“形式审查不通过”,将说明原因并予退回,不予重新修改提交。(形式审查常见主要问题参考附件3)

  (四)省科技厅业务受理窗口将对纸质申报材料审查,审查合格的项目网上状态为“科技厅已受理纸质材料”,方可进入评审。纸质材料与申报情况及要求不符的,视为形式审查不合格。

  (五)申请人申请和主持在研省级财政支持项目的数量不得超过3项。在符合上述情况下,对申报和承担省基金要求:作为申请人当年只能申请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人申请和在研省基金项目的数量累计不得超过3项,并且:自由申请项目、博士科研启动项目与粤东西北创新人才联合培养项目累计不得超过2项,重点项目、杰出青年项目、重大基础研究培育项目和研究团队项目合计不得超过1项;研究团队的每位核心成员均视作申请人或项目负责人。

  (六)在站博士后申请项目必须由依托单位书面承诺(注:需在网上附件上传并附在纸质材料报送)保证在站博士后人员获得项目资助后,延长其在站期限至项目完成并负责解决其延长期间的生活费用;或者出站留在依托单位继续从事相关研究。

  (七)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一般不超过3个,项目主要参与者中如有依托单位以外的人员(包括研究生,但不包括境外人员),其所在单位即被视为合作研究单位,应当在申请书填写合作单位信息并在签字盖章页上加盖合作研究单位公章。项目主要参与者中的境外人员视为以个人身份参与项目申请(需在网上以附件上传该境外人员知情同意函并附在纸质材料报送)。

(八)所有项目类别的签章页都需要签章完整后上传到网上附件中(扫描件要求彩色扫描),没有上传,印、章、签名不全或扫描件为黑白,不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将视为形式审查不合格,不送专家评议和评审。

(九)项目实行匿名双盲评审,项目申报材料填写格式和标准须按有关填写说明和指引执行。

  、申报要求

  2016年度省基金项目设研究团队项目、杰出青年项目、重点项目、自由申请项目、博士科研启动项目、重大基础研究培育项目和粤东西北创新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具体要求如下:

  (一)研究团队项目。

  1.研究团队是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优势互补的优秀科学家群体,鼓励跨部门和地区、多学科的合作研究,申请人(协调人)是团队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协调团队的研究工作。

  2. 申报要求:

  (1)协调人年龄不得超过55周岁(即1961年1月1日以后出生),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平均年龄应小于45周岁(院士可不纳入平均年龄的计算范畴)。在读研究生或在站博士后不能作为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

  (2)协调人具有主持国家或省基金项目的经历(该项目的合同书或项目结题批复复印件需在网上附件上传并附在纸质材料报送)。

  (3)协调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4)已获得过省基金研究团队项目的协调人不得再次担任研究团队协调人。

  本年度研究团队项目拟资助15项左右,资助强度为200万元和300万元/项,其中管理类为200万元/项,暂不资助数理学科。研究期限5年。

  (二)重点项目。

  1.申报内容应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需求,具有广东优势和特色的科技问题基础研究。

  2.申报要求:

  (1)申报内容应曾获国家或省基金项目资助,并已按计划结题但研究工作从未中断,可望取得新进展或突破的项目(注:申报内容曾获国家或省基金资助项目的合同书或结题批复复印件需在网上附件上传并附纸质材料报送)。

  (2)申请人必须具有高级职称并具有主持国家或者省基金项目的经历(注:申请人曾主持的国家或省基金项目的合同书或项目结题批复复印件需在网上附件上传并附纸质材料报送)。

  (3)申请人年龄不超过60周岁在岗(即1956年1月1日以后出生,院士除外)。

  本年度重点项目拟资助50项左右,资助强度为30万元/项,研究期限为3年。

  (三)自由申请项目。

  鼓励自由探索,特别是鼓励青年科学家开展创新研究。申请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60周岁在岗(即195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申请人有在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开始日前已立项并未批复结题)不得申报。

  本年度自由申请项目拟资助600项左右,资助强度为10万元/项,项目研究期限为3年。

    另设“广东基础研究规划战略与管理制度研究”专题,针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SFC-广东联合基金的项目管理及知识产权等相关问题开展战略规划与制度改革研究。资助强度为10万元/项或30万元/项,本年度拟资助5项左右。申报条件为:

  1.项目申报单位须有牵头主持广东科技发展规划经历(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需在网上附件上传并附在纸质材料报送)及开展基础研究条件。

  2.申请人应熟悉广东基础研究发展情况,具有在广东省内从事省级及以上部门科技规划发展战略研究的经历(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需在网上附件上传并附在纸质材料报送)。

  3、申报代码与学科为“G030705项目制度与知识产权”(注:“G030705项目制度与知识产权”为“广东基础研究规划战略与管理制度研究”专题专用申报代码与学科)。

 (四)博士科研启动项目。

  1.资助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科研人员开展基础研究。

  2.申报要求:

  (1)申请人40周岁以下(1976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申请人获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以博士学位证书登记时间为准,2013年1月1日以后毕业并在申报截止日前取得博士学位证书方可申报,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需在网上附件上传并附纸质材料报送)。

  (3)申请人必须是从未主持过省部级及以上的科研项目。

  (4)申请人为副高及以下职称。

  本年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拟资助500项左右,资助强度为10万元/项。研究期限3年。

  (五)杰出青年项目。

  资助未满35周岁(即1981年1月1日以后出生)取得博士学位或副高及以上职称的青年人才,申请人具有从事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的经历,并得到两名省内不同单位相关领域正高职称专家的推荐(注:两位省内不同单位正高专家推荐函(附件4)、博士学位证、职称证书复印件需在网上附件上传并附纸质材料报送)。

  有以下情形之一不能申报杰出青年项目:

  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国家“973”计划”首席、“长江学者”、“珠江学者”与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负责人;

  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协调人;

  5.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或者领军人才。

  本年度杰出青年项目拟资助50项左右,资助强度为100万元/项。研究期限4年。

  (六)重大基础研究培育项目。

  1.围绕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省重大科技专项,结合广东优势学科队伍,开展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培育。

 

  2.申报要求:

  (1)申请人具有高级职称,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1961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良好信誉的在职科研人员。

(2)拥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研究团队,以中青年专家为骨干力量;

  (3)项目具有明确的科学目标,前沿的科学问题,创新的科学内容,可行的研究方案;

  (4)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基地平台,优先支持具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平台条件的研究单位。

  重点资助方向:计算与通信集成芯片、移动互联关键技术与器件、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技术、新型印刷显示材料、可见光通信技术及标准光组件、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电池与动力系统、3D打印、干细胞与组织工程、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LED、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

  本年度重大基础研究培育项目拟资助为20项左右,资助强度为100万元/项,研究期限4年。

、其他事项

  申请者认真阅读《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专项资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认真填写申报表,对不符合申报规定,或申请书填写内容不全,印、章、签名不全,未按要求填写、报送等,将视为形式审查不合格,不送专家评议和评审。

    请在经费申请表中的“与本项目相关的其他经费来源”的其他计划资助经费加上东莞市配套50%(如无注明,东莞市可能不给予配套),学校配套30%.

    核实发现弄虚作假骗取项目补助资金的,将列入黑名单管理。

  申报相关书面材料报送地址:广州市连新路171号科技信息大楼省科技厅业务受理窗口(邮政编码:510033)。

  联系电话:

  省基金办020-83163332、020-87685475、020-83163880

网络技术维护020-83163338、020-83163469

校科研处:罗鸿斌 22861296

  附件:1.省基金项目网上申报操作指引;

     2.省基金项目申报书“经费申请表”科目填写指引;

     3. 省基金项目网上形式审查常见问题;

          4.杰出青年项目专家推荐函

          5.博士后申报省基金项目所在依托单位承诺函参考格式。

 

                                                                    科研处

2015年8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