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科研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选题征集】转发关于征集2026年东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选题的通知 科研通〔2025〕148号
作者:佚名     发布:2025-11-04     点击量:

各二级组织机构:

为更好开展2026年东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工作,确保研究的前瞻性、科学性、针对性,东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现面向全市征集课题选题,有关通知事项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内容,结合省市有关工作部署,聚焦东莞推进“百千万工程”、文化强市建设、打造“东莞·制造美学之城”城市产业名片等中心工作,推荐出有价值的研究选题,以高水平研究助力东莞高质量发展,为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东莞实践不断取得新突破提供智力支撑。

二、选题方向

各单位推荐的选题由市社科联遴选后列入《2026年东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选题参考》。选题方向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方面: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东莞实践研究方向

1.党的历史经验与新时代发展

2.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研究

3.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东莞实践

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5.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

6.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7.完善党员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8.基层党组织建设

9.“四力”研究(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10.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二)推动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方向

1.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向

1)东莞传统产业优化提升

2)东莞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3)东莞培育壮大未来产业

4)东莞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5)东莞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6)东莞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7)东莞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8)东莞推动现代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

9)东莞金融创新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

10)“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产业实践与理论创新

11)东莞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12)绿色低碳转型路径研究

2.发展新质生产力方向

1)东莞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东莞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3)东莞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4)东莞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

5)东莞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动能转换

6)东莞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路径研究

7)东莞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3.构建新发展格局方向

1)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2)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

3)大力提振消费与消费转型升级

4)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热点

5)扩大有效投资

6)东莞平台企业创新发展

……

(三)东莞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向

1.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与制度创新

2.区域重大战略协同机制

3.东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

4.东莞外贸创新发展

5.双向投资合作策略

……

(四)推进东莞“百千万工程”

1.推进和美宜居城乡综合环境建设

2.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

3.城乡融合发展政策效能研究

4. “绿美东莞”生态建设

5.全域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6.优化土地空间发展格局

7.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

……

(五)东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方向

1.文化赋能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3.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4.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5.以四张城市名片助力东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6.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7.培育体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8.东莞全域文明建设

9.岭南古邑文化(客侨文化、家文化等多元融合)

10.“学术东莞”品牌建设

11.东莞新型智库建设

……

(六)打造“东莞·制造美学之城”城市产业名片方向

1.东莞“制造美学之城”产业升级

2.东莞“制造美学之城”产品市场拓展

3.东莞“制造美学之城”产品品牌打造

4.东莞“制造美学之城”产业形象宣传

5.东莞“制造美学之城”人才支撑体系

6.东莞“制造美学之城”立体传播

7.东莞“制造美学之城”城市环境提升

8.弘扬东莞“制造美学之城”人文精神(科学家精神、工程师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等)

……

(七)东莞社会治理现代化方向

1.法治东莞建设

2.平安东莞建设

3.人工智能赋能社会治理

4.科技创新与社会治理融合

5.智慧社会治理与治理效能提升(城市社区、网络空间等)

6.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发展银发经济、殡葬服务改革、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等)

7.民生建设研究(教育、医疗、养老、交通、就业等领域)

8.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

9.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民工帮扶等)

10.人口高质量发展研究(一老一小)

11.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

12.妇女儿童及弱势群体权益保护

13.基层社会治理的形式主义问题

14.高等教育优化结构与创新

15.学科交叉融合与人才培养改革

……

(八)其他研究方向

1.青年与现代化

2.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

3.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4.提升统战工作水平(贯彻党的宗教理论研究、港澳台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等)

……

三、选题要求

(一)选题要能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东莞特色和问题导向。

(二)基础理论研究类选题要突出创新性、开拓性,具有学术价值;应用研究选题要立足东莞实际,突出现实性、针对性,具有决策参考价值。

(三)选题核心概念要准确,研究目标和问题指向要清晰,文字表述要科学、严谨、规范、简洁。

四、其他要求

(一)推荐选题数量不做限制。请各二级组织机构重视选题推荐工作,对选题进行充分论证和凝练,确保推荐出优质选题。鼓励各单位将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提炼成课题选题进行报送。对于有价值的选题,我们将组织专家进行研究攻关。选题遴选结果以2026年东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报通知为准。

(二)各二级组织机构汇总本单位选题填写《2026年东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选题征集表》(见附件),并于20251113日(周四)1700将表格的电子文档(Excel版)发送至科研部曾瑾子的OA邮箱,逾期不予受理。

(三)学校联系人:曾老师 22861296

附件:2026年东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选题征集表


科研部

202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