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快讯

科研首页 > 科研快讯 > 正文
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李威副研究员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发表接触电致催化去除环境新污染物领域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科研部成果管理科     发布:2024-09-06     点击量:

近日,我校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吕斯濠教授团队的李威副研究员在环境领域国际知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Fluorocarbon polymers mediated contact-electro-catalysis activating peroxymonosulfate for emerging pollutants degradation: the key role of fluorine density in electron transfer”的研究论文。该成果以东莞理工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马冬梅博士后为第一作者,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李威副研究员与哈尔滨工业大学邢德峰教授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广东省高校重点科研平台和项目、东莞理工学院博士后启动资金以及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

新兴污染物(EPs)因其对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存在严重的潜在风险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亟需开发能够高效去除EPs的治理方法。PMS类芬顿高级氧化(PMS-AOP)是极具前景的处理技术,但是其活化方式面临着高能耗、稳定性差、二次污染等现实问题。接触电致催化(CEC)是固液界面在持续接触-分离过程中的接触起电现象,产生的接触电子有望活化PMS,而化学性质极其稳定的氟碳聚合物(FCPs)成为介导CEC活化PMS的首选。然而截至目前为止,FCPs驱动CEC活化PMS的活化能力以及催化降解效果仍是未知的。此外,FCP的–F密度与降解能力之间的作用关系也需要深入分析。因此,本论文旨在构建利用FCP介导CEC活化PMS的降解体系(FCPs/PMS/US),并根据目标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评估降解能力,明确体系的氧化活性物质种类以及降解贡献,根据理论计算(DFT)和线性拟合确立–F密度的重要作用,最终阐明FCPs/PMS/US的催化降解机制。这种基于接触电致催化活化PMS的处理系统为解决实际废水中新污染物的高效消除提供新颖的解决思路。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4996

撰稿及一审:李威,二审:成果管理科,三审:李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