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科研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东莞市2017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申报的通知 科研〔2017〕5号
作者:佚名     发布:2017-01-12     点击量:

 

各二级组织机构

为做好东莞市2017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申报工作,根据《东莞市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课题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类别及经费安排

(一)选题方向

2017年,市社科联围绕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和市委十四次党代会、两会等会议精神,聚焦东莞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核心价值和目标任务,突出开展“东莞推进城市管理和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东莞加快制造业提质提效打造智能制造强市”、“东莞实施优质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探索集约发展新路”三个方面的系列课题研究。

经济产业类重点参考选题包括:1.东莞构建智能制造新模式研究;2.东莞完善智能制造产业链研究;3.东莞培育新兴优势主导产业研究;4.东莞生产服务业优化发展研究;5.东莞创新主体培育研究;6.东莞创建科技产业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研究;7.东莞园区高端产业培植研究;8.东莞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9.东莞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与同类先进城市比较研究;10.东莞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11.东莞实施存量优质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调研12.东莞实施企业家“创二代”培育计划调研

城市与社会类重点参考选题包括:1.东莞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2.东莞环境综合整治研究;3.东莞塑造高品质特色城市研究;4.东莞优化组团式城市空间格局研究;5.东莞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质量提升研究;6.东莞创新基层治理机制与模式研究;7.东莞城市文明建设短板与解决路径调研8.东莞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调研 9.东莞加强交通管理优化交通环境调研10.东莞推进“四社”联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调研11.东莞加强公共危机管理维护城市安全稳定调研。

申报人可围绕上述三个方面系列研究和参考选题(调研加黑的,必须作为专题调研类申报),自拟题目申报研究项目;也可根据自身学科优长,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与党建领域研究重点,结合东莞实际,自拟题目申报。

(二)课题立项数量和资助经费安排

基础应用类课题:前期拟安排6-8项,每项资助1万元;专题调研类课题:前期拟安排6-8项,每项资助2万元;后期资助类课题:在当年专题调研和基础应用类立项不资助课题成果中,评选部分质量较高、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课题作为后期资助立项课题。此类课题经评选后,由市社科联直接下发立项通知书,不另外组织申报。每项资助1-2万元

 

 二、课题管理

(一)课题立项:专题调研类和基础应用类课题都需专家评审,择优立项。立项后,由市社科联下发立项通知书,与课题负责人签定课题协议书。

(二)课题研究和写作要求:

1.严格遵守市社科联制定的《东莞市社科规划课题研究十大要领》(认真思考、深入调研;视野广阔、谋划深远;把握动态、学习借鉴;多方请教、广纳意见;分析深刻、透视全面;见解独到、言判客观;对策可行、建议前瞻;文笔流畅、语句精湛;材料详实、行文规范;团队合作、集体攻关)

2.严格遵守《东莞市社科规划课题写作五大准则》(标题好、结构好、观点好、对策好、阐述好)。

3.严格遵守《东莞市社科规划课题行文八大规范》(文档格式规范、框架层次规范、数字使用规范、表格应用规范、人名地名规范、专有名词规范、脚注应用规范、参考文献规范)(附件3)。

4.专题调研类课题具体要求参考《东莞市社科规划课题(专题调研类)管理办法》(附件1)。基础应用类课题具体要求参考《东莞市社科规划课题(基础应用类)管理办法》(附件2)。

(三)课题成果字数:基础应用类和专题调研类课题字数均为2万字左右。

(四)课题结题与评优:按《东莞市社科规划课题研究十大要领》、《东莞市社科规划课题写作五大准则》和《东莞市社科规划课题行文八大规范》要求完成课题研究的,当年给予结题,不符合要求的,需第二年继续完善,符合要求才给予结题。个别需要提前结题的,可灵活处理。对全年立项课题评出1/3左右优秀课题,对被纳入决策咨政课题范围并以《东莞咨政内参》形式呈送市领导参阅的课题直接评为优秀。

具体课题申报、立项、调研、结题、经费拨付和写作时间要求请参见《课题管理流程表》。

《课题管理流程表》

时间

流程

相关要求

1-2月

课题申报

市社科联根据国家、省、市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确定课题申报指南和发布申报通知,申报人根据自身专业优长,结合申报指南,填写立项申请书,由各单位科研部门组织申报

2-3月

课题评审

市社科联组织专家评审,择优立项,分为立项资助和立项自筹课题

3月

课题立项

由市社科联统一将《立项通知书》和《课题协议》发给各高校科研处,课题负责人到科研处签协议后,领取《立项通知书》和立项文件。其他单位自行到市社科联办理

4-5月

经费划拨

前期资助课题负责人凭立项文件和《课题协议》到所在单位财务处开具第一笔课题经费发票,送到市社科联汇总后,交由市财务部门拨付经费

3-7月

课题调研、初稿写作

立项后课题组立即启动调研和材料收集工作,4月下旬提供较详细的课题研究提纲,7月中旬提交课题初稿

7月

中期评审

7月下旬市社科联组织专家评审,对课题报告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对部分合适的立项课题内容纳入决策咨政课题范围,对部分立项自筹课题转化为后期资助课题

8-9月

撰写提交定稿

中期评审后,课题组根据评审组意见,加紧修改课题,于9月中旬提交课题研究定稿

9-10月

经费划拨

前期资助课题负责人提交第二笔课题经费发票,后期资助课题负责人提交全部课题经费发票,送到市社科联汇总后,交由市财务部门拨付经费

10月

结题评审

组织专家对立项课题进行结题评审并评出1/4左右优秀课题。由市社科联统一将《结题证书》寄往各高校科研处,课题负责人到科研处领取,其他单位自行到市社科联领取。当年不予结题的书面函告负责人,待课题完善后给予结题。

 

三、课题申报

1.凡已获得国家、省市立项资助的社科规划课题,不得再以相同或类似题目及内容重复申报

2.申报时间和办法:

申报者:

2月17日前将以下材料交至本院系科研秘书处。

电子版(打包发送):申报书电子版(以姓名+课题名称命名)及填写《东莞市2017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申报名单一览表》(附件5)。

纸质材料:东莞市2017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申请书》一式4统一用A4纸双面打印

科研秘书:

2月21日下午17点前把所有材料(电子版+纸质版)交至科研处。

电子版(打包发送):申报书电子版+汇总本院系申报者的相关信息:《东莞市2017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申报名单一览表》(附件5)(盖章)。

纸质材料:申请书一式4份,统一用A4纸双面打印。

 

2月21日9点-17点集中受理纸质材料,逾期不受理。

学校联系人:孙浩松  22861296

  

附件:

附件1:东莞市社科规划课题(专题调研类)管理办法;

附件2:东莞市社科规划课题(基础应用类)管理办法;

附件3:东莞市社科规划课题行文八大规范;

附件4:东莞市2017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申请书;

附件5:东莞市2017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申报名单一览表。

  

 科研处

2017年1月11日